English

合理食糖有益无害

2000-01-3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梁捷 我有话说

食糖是一种美味、廉价的能源来源,是人们食谱中极有价值的一部分。

1月20日,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的“食糖与健康”专家研讨会上,营养学专家、医学专家、生物学专家和制糖业专家们说,正确地认识食糖、合理地消费食糖,对保障民族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人均食糖量太少

曾几何时,一种误导将消费者引入误区,人们谈糖色变,仿佛食糖成了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微量原素缺乏等等的顶尖杀手。一时间,无糖食品、低糖食品,乃至各种各样的食糖替代品蜂拥而至,消费者茫然无措。

国际上往往把食糖消费量的多寡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条标准。根据国际糖业组织提供的数字,低收入国家的人均食糖消费量为10.2公斤;中低收入国家的人均食糖消费量为27.3公斤;中高收入国家人均食糖消费量为41公斤,最高收入国家的人均食糖消费量更高。

改革开放前,我国食糖供应长期处于紧缺状态,居民食用糖要凭票供应。这样的年代毕竟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到了今天,我们的人均食糖消费情况仍让人吃惊:我国内地人均食糖消费量仅为6.6公斤,与国际消费量相去甚远。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均食糖消费量分别为23.9公斤和30公斤。对比让我们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大量食糖积压,而消费的“战车”却几近“抛锚”,究竟是为什么?

为糖开脱罪名

“食糖有害论”是我国内地食糖消费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专家们回顾历史,再次大胆地为糖开脱罪名。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减少家庭的食糖消费量,以便保障前线的食糖供应,制造了食糖对人体不利的宣传,战后仍余音袅袅。1956年,英国一位教授发表过一篇题为《纯净、洁白与死亡》的文章,声称糖是导致心脏病的元凶。六十年代,西方一些科学家认为糖能引起肥胖并对糖尿病、多动症和龋齿负责。

1986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经过考察上千个研究成果后,发表报告称:“除对龋齿的作用之外,糖在现时的消费水平(在美国)没有明显的证据对人们有危害。”

前不久,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咨询研讨会,来自欧美等13个国家的有关碳水化合物(糖)、吸收、新陈代谢及行为方面的专家探讨了碳水化合物领域的最新发现,指出:“多年的研究已反驳了各种误解,并提供一贯的证据显示日常的食糖是一种安全有价值的食物来源。”

专家们强调,合理地食糖会有益于人的健康。这是因为食糖是人体三大营养源之一,人体总能量的55%-60%应来自糖,25%来自蛋白质,12%-15%来自脂肪。蔗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葡萄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产热快,供能及时,在人体内分解最完全,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容易排除体外,并且在人体内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葡萄糖与氨基酸形成糖蛋白,与脂肪形成糖脂,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神经组织重要物质,参与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葡萄糖供能对于人体充分利用蛋白质,促进脂肪代谢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葡萄糖在人体代谢后,产生的葡萄糖醛酸有重要的解毒作用。专家们还指出,如果糖摄量不足要由脂肪提供能量,则脂肪在碳水化合物不存在的情况下,代谢作用不完全,结果使血液积聚有毒的废产物——酮,便能引起恶心,疲劳以及损害脑部。如果由蛋白质提供能量则会增加肝、肾的代谢负担,所以糖是最安全的能量来源。

专家们引证了大量新的研究成果,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糖不会使人发胖;糖不会造成糖尿病;糖不会造成心血管疾病;吃糖不会造成微量原素缺乏;糖不会使孩子兴奋过度;糖的消费只是产生龋齿的原因中的一个。

限制无益的甜味剂

近年来,随着对食糖的误解及某些误导,各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充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消费品中。甜味剂主要有糖精钠、糖蜜素、安赛蜜和甜味素四种。去年下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对北京、郑州等地饮料市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现61.2%的饮料含各类人工合成甜味剂,其中55.1%含糖精钠。制造糖精的主要原料有甲苯、氯磺酸、邻甲苯胺,甲苯大量摄入人体后会引起急性中毒,氯磺酸极易吸水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对人体有害。消协的报告证实了我国糖业管理部门关于糖精已挤占全国糖业市场份额62.5%的论断,也说明了每年超出国家内销限制额7220吨的糖精的去向。据了解,一些发达国家对糖精的使用控制非常严格,一般不超过消费食糖总量的5%,且主要用于牙膏等工业用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糖精使用量超出正常使用量的14倍。消协郑重呼吁,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看清标签内容,明明白白消费。要从健康角度出发,提倡消费含有天然食糖的食品和饮料。

据悉,国务院领导同志曾就限制糖精生产,启动食糖市场问题作过重要指示。但仍有一些食品生产企业超量使用糖精,直接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特别是影响了少年儿童的健康。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别指出,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仅为国际平均消费量的三分之一,为亚洲平均消费量的二分之一,摄糖量明显不足,为迎合所谓时尚面追求低热量、盲目减肥的消费潮流不值得提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